2月22日,2025赛季中超联赛将重燃战火,至11月22日全部结束,16支球队将通过30轮240场较量,向着冠军荣誉或各自目标发起冲击。
曾几何时,中超外援的名气和身价在世界上都享有声誉,但如今在经历了金元退热之后,重新回归理性的中超联赛,在外援引进上已不同以往,有人感叹,已经从飞机大炮换回了小米加步枪。
各队引援情况:顶级俱乐部瘦死的骆驼比马大
整个休赛期,各路豪强在阵容上的补强下了不少功夫,截至中超冬季转会窗关闭,所有的中超球队都有外援变动,转会费投入接近1000万欧元。
正所谓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冬窗外援的投资成本,主要集中在上海海港、北京国安、上海申花、山东泰山这样的顶级俱乐部。
在失去奥斯卡、巴尔加斯后,上海海港引进了中场维塔尔(95万欧)、边锋加布里埃尔、前锋莱昂纳多(130万欧)三名外援,总耗资为225万欧元,是冬窗在外援身上投入最高的中超俱乐部。
北京国安则是斥资190万欧元,引进了来自大阪钢巴的中场球员达万,这也让他成为了整个中超冬窗转会期的“标王”。
这对比中超过去动辄千万欧元转会身价来说,甚至不及十分之一。
曾在长春亚泰效力五年的中超老熟人塞尔吉尼奥自由身加盟国安,加上标王达万,国安引进外援的总投入仅次于上海海港,排名中超俱乐部第二位。
较为意外的三甲是天津津门虎,他们以125万欧元投入,跻身冬窗外援投资榜前三。
山东泰山队在冬窗仅引进两名外援,分别是巴西中场马德鲁加(76.2万欧)和巴西中后卫卡扎尔(租借费19.1万欧),总支出约95.3万欧元。而上赛季与冠军失之交臂的上海申花冬窗仅引入中锋米内罗,转会费是95万欧。
整体而言,新赛季中超各队主要延续追求高性价比的趋势,95%的新外援转会费都在100万欧元以下,中超的外援市场已经进入了理性消费时代。
流转趋向理性化:免费外援占比近半
新赛季中超,免费外援占比近半,外援的内部流转成为冬窗一大趋势。
目前中超身价高居第二的莱昂纳多(400万欧元),以及即将归化的中场塞尔吉尼奥两大顶级外援,都是中超外援在联赛内部流转。
昔日“金元时代”中超,外援的内部流转,以转会费超过1500万欧元的埃尔克森为代表。
但现在,中超顶级外援的内部流转价格也趋向理性化。
新赛季中超,升班马成为冬窗外援内部流转最大的获益者,上赛季效力国安的中卫特拉奥雷、玉昆的中场拉布亚德以及申花的大杀器马莱莱,全都加盟了大连英博。
南通支云的伊萨·卡隆加盟了成都蓉城,青岛海牛回收了去年夏外租的席尔瓦。
去年因沧州雄狮欠薪,一直处于半失业状态的奥斯卡加盟云南玉昆,此外云南玉昆还引入去年夏才离开中超的前武汉三镇攻击手佩德罗·恩里克。
除此之外,新赛季中超外援的市场身价也同样值得关注。
据统计,新赛季中超有34名外援身价在100万欧元以上,分布于13家俱乐部。
中超身价榜头名被山东泰山队外援克雷桑(450万欧元)牢牢占据,海港新援莱昂纳多(400万欧)紧随其后,第三则是浙江队花费80万欧引进的布彭扎(330万欧)。
从俱乐部角度来看,上海海港的5外援有4人身价在100万欧元以上,总计950万欧元。这也让他们同时成为新赛季外援身价和引进外援投入最高的俱乐部。
奥斯卡和巴尔加斯离队后,上港队的实力预计会有所下滑,而武磊又因伤缺阵,新的外援团队能否延续上赛季的进攻火力,成为新赛季的一大焦点。
归化依旧幸存 港台球员数量创历史新高
在经历了金元时代的洗礼后,如今的中超联赛正处于低谷时期,各支中超球队在最近几个赛季投入并不大,很多时候五个外援都凑不齐。
在如此低迷的市场行情下,在新赛季中超外援市场,各俱乐部还把目光瞄准了港台球员市场。
新赛季中超,港台球员的数量达到12名,其中中国香港会籍球员9人,中国台湾会籍球员3人,共覆盖了超过75%的俱乐部,这也是中超历史上的新高。
冬窗新加盟中超球队的港台球员就有3人,全部是中国香港球员。
他们分别是中国香港与法国混血边锋李小恒(山东泰山)、左后卫孙铭谦(天津津门虎)以及攻击中场黄皓隽(青岛海牛)。
值得一提的是,新赛季12名现役中超港台地区球员,场上位置包括前中后三条线,如果再加上一名守门员,甚至可以组成一支完整的球队,这也展现了港台球员在联赛中的潜力和价值。
虽然中国足球此前的归化并不成功,但这一金元时代的产物在如今的中超联赛依旧得以幸存。
北京国安和云南玉昆针对塞尔吉尼奥和其他归化球员的战略日趋明朗。除此之外,还有侯永永、德尔加多、李可、杨明洋和申花引进的斯洛文尼亚混血中锋王汉龙等。
各队引外援趋势:延续性价比 主打“省钱”
2025赛季中超,延续了近年来的“省钱”路线,俱乐部在外援选择方面更加理性,更加注重性价比。
低价位的“平价”球员成为各支球队竞相追逐的目标,引入这些球员既可以控制成本,又能够提升整体实力。
俱乐部希望通过合理控制转会费用,尤其是通过流转,引进适合球队的球员。
现在的中超联赛,虽然少了大牌球星的加持,但对于球迷来说,或许他们更愿意看到的是实力均衡的比赛,而不是因为财力悬殊导致的一边倒局面。
中超联赛的外援引进模式正在逐渐朝着更加成熟和稳定的方向发展,这也为名气不大但具备实力的球员在中国追寻足球梦想提供了更多的机会。
外援身价整体下降、来源地更加多元化、实力和潜力并重成为中超各俱乐部未来选择外援的新趋势。
新赛季展望:收支平衡为负 寒冬依旧未过
截至2月19日零点,中超冬窗正式关闭,据转会市场网站统计,整个转会窗口共产生235笔转出交易,264笔转入交易。其中,16支俱乐部共花费了14897116欧元。
这就意味着2024年中超联赛冬窗的收支平衡为-6462289欧元。
从收支平衡来看,中超联赛依旧处于寒冬期,作为职业联赛,中超各俱乐部即便有一定的市场号召力,也都处于入不敷出状态。
武汉三镇在2022赛季中超夺冠后,陷入生存困境。而在上赛季,沧州雄狮更是未能准入,成为中超联赛中唯一退出的俱乐部,不免令人唏嘘。
新赛季,尽管已经大幅度减负,但大多数俱乐部恐怕依旧会存在一定的运营经济困境。(二饼)
上一篇:暂无
下一篇:暂无